首页

女王sm免费观看

时间:2025-05-26 09:23:21 作者:共品香茗以茶会友 加拿大多伦多又见“茶和天下”·雅集 浏览量:15297

  中新社多伦多5月24日电 题:共品香茗以茶会友 加拿大多伦多又见“茶和天下”·雅集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温壶烫盏、冲泡香茗、分杯奉茶……在24日举行的多伦多第二届“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中,身着汉服的7岁华人小茶艺师陶漪宸神情专注,动作娴熟,吸引不少参会者驻足。

当地时间5月24日,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参加多伦多第二届“茶和天下”·雅集活动的嘉宾品茗7岁华人小茶艺师陶漪宸泡制的茉莉花茶。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在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市政厅举行的这场活动由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主办,中国驻多伦多旅游办事处和国风馆文化艺术中心承办,吸引当地各界近百人出席。

  伴着古琴抚弦之音,在陶漪宸身旁,茶艺师梦溪为大家讲解如何用味蕾品茗大红袍茶汤。茶艺师汪明明和学生则展示仿宋点茶技法。

  经汪明明等的“现场教学”,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万锦市市长薛家平(Frank Scarpitti)、列治文山市(Richmond Hill)市长韦斯特、总领馆文化参赞衔领事王彦军以现代茶百戏技艺在茶汤中写出四个字:“茶和天下”。

当地时间5月24日,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万锦市(Markham),在多伦多第二届“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中,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右2)、万锦市市长薛家平(Frank Scarpitti,右3)、列治文山市(Richmond Hill)市长韦斯特(右4)、总领馆文化参赞衔领事王彦军展示他们以现代茶百戏技艺在茶汤中书写的“茶和天下”四字。

  罗伟东表示,中国茶道的灵魂是“和”。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他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活动,能更多地了解和喜欢中国茶文化,以茶为媒,加深彼此之间的友谊,促进中加人民的友好合作。

  除了共品香茗,宾客们还一起欣赏了民乐演奏、京剧表演,体验中国书法,观看神州风光图片展,聆听茶文化讲座。

  据记者了解,除了在万锦市政厅举办的活动外,主办机构还在密西沙加华人协会支持下,于5月24日至25日首次在大多伦多地区密西沙加多元文化节中国馆设立2025“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分会场,进行茶艺表演等茶文化展示、中国入境旅游推广展示等。此外,6月中旬的多伦多国际龙舟节现场也将举行“茶和天下”·雅集分会场活动。

  2019年,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自2023年开始打造“茶和天下”·雅集全球品牌活动,每年在“国际茶日”前后举办,通过实物、图片、影像、非遗展示、文艺表演等形式,让各国民众沉浸式体验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11月将在重庆举办

增强政治定力,锤炼对党忠诚的过硬品格。政治定力,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时时把准政治方向、处处展现政治担当、事事严防政治风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一言一行上,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在理论武装中砥砺忠诚,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把握蕴涵其中的崇高政治理想、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一以贯之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在大是大非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中旗帜鲜明,始终以理论上清醒保持政治上坚定。

数字乌镇之变:“触网”十年 不止水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全世界人民奋起砸碎奴役枷锁、当中国人民宣告从此站起来了、当西藏广大受压迫的人强烈要求翻身解放时,任何企图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甚至开历史倒车的想法,都注定是荒谬且徒劳的。

第1视点|推动中秘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表示,美国炒作所谓“产能过剩”,是在经贸领域继续围堵中国,妄图阻碍中国相关产业正常发展,本质上是另一种所谓“去中国化”的伎俩。

广西加快打造面向东盟区域性水果交易中心

铁路部门提示,请广大旅客及时关注中国铁路12306网站、App信息或车站公告,妥善安排出行。已购停运旅客列车车票的旅客,可自车票发站乘车日期起的30日内(含当日),在12306网站(12306手机冬奥会主办权)或火车站人工窗口办理退票手续,因列车停运导致退票不收取退票费。

竞争力领先、韧性充足……数据见证“磁吸力” 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图书馆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但近年来大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据各高校图书馆统计,近年来,特别是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1/3。与有的大学生“以图书馆为家”相对应,还有少数大学生几乎从来不去图书馆。一项调查显示,只有8.9%的教师和15.7%的学生在本校图书馆借阅书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